四大举措确保安溪茶叶质量安全

2021-06-16

四大举措确保安溪茶叶质量安全

安溪县委县政府按照“强化源头管理、突出中间自律、加大终端追溯”的基本工作思路,加强“四大体系”建设,加快构建从茶园到茶杯的质量全程保障体系,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茶叶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

一、加强组织保障体系建设

坚持‘礅府主导、部f1联动盈汕痫溃、行业自律”的质量工作机制,充分调动各方力量,有效整合资源,全力推进察叶质量安全工作。

1.强化组织领导

成立了以分管县委副书记为主任、分管副县长为副主任的县茶业管理委员会,负责全县茶业的领导管理、组织协调工作。乡镇一级相应配套成立以乡(镇)长为主任,分管副乡(镇)长为副主任的乡镇茶业管理委员会,负责全乡(镇)茶业的领导管理、组织协调工作。

2.强化部门联动

专门成立了县、乡(镇)茶叶质量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茶叶质量安全工作目标责任制,每年召开全县茶业工作会议,部署、考核、落实茶叶质量安全工作,形成了以农业、工商、质监、国检办、公安、交警、行政执法、乡镇等多部门多单位互动联动、一体运作的管理格局。

3.健全工作机构

设立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站,承担辖区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能,每个站配备l~3名专职人员为主负责本站工作,村级农技员和食品药品质量安全协管员同时承担起茶业工作推广和质量安全监管的任务,促进县茶叶质量安全监管向有专门机构、有专职人员、有专项经费、有专门考核制度等“四有”管理转变。

4.强化监管问责

制定出台《安溪县茶叶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奖惩办法》,明确了乡镇、部门、村居和茶企、茶农、农资经营人员的茶叶质量监管责任,形成全民联动抓好茶叶质量监管工作的初步格局。

5.强化资金保障

近几年来,县财政先后投入专项资金1000多万元,对茶叶投入品监管、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标准化生产、茶业素质提升工程等方面给予优先保障。

二、加强农资专控体系建设

确立“抓源头、源头抓”的理念,致力构建以农资归口经营管理为核心的无缝衔接监管体系,确保全县茶园农资使用的安全与追溯。

1.严把归口关

整合全县六家经营公司和旗下的504个经营网点,组建安溪县新合作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统一经营全县农资产品,并由供销部门统一管理,变“多龙治水”为集中管理。

2.严把准入关

由县农业部门根据县政府出台的《安溪县农业生产资料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安溪县农资产品准入报备制度实施细则》等要求,对经营公司报备的农资产品进行质量抽样复检,并组织专家组对是否符合用药需求提出准入审批意见。

3.严把招标关

按照比质量、比资质、比服务、比价格“四比”要求,由县新合作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统一委托招标公司进行公开招标,公开遴选品牌农资生产企业,实现了统一招标、统一售价、统一配送、统一服务、统一监管“五统一”管理。

4.严把同价关

由县物价局测算中标农资产品配送费用、周转利息、店租费用、人工成本、管理成本等费用,合理制定全县统一最高零售价,并通过县有线电视、安溪报、手机短信等进行公布。同时,要求各经营公司和网点设立价格公示表和举报电话,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农药零售价比招标前降幅达30%以上。

5.严把溯源关

与福建省农科院合作开发,建立农资监管与物流追踪平台,对进入安溪县的每一瓶农药实行条形码准入管理,制作农户农资购买卡,实行农户凭卡购买农资商品制度,确保农资产品流向随时可以稽查追踪。

6.严把执法监管关

坚持“严打、严管、严防、严控”原则,致力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执法监管体系。调整充实执法队伍,实行抽检倒查制度,随机抽检县域内茶农的毛茶在制品(全县每季抽检214个样品,全年抽检856个样品)、茶企的终端产品(全年抽检1200个样品)及外来茶(全年抽检400个样品)。对抽检不合格的样品,进行溯源倒查,并按有关法律法规进行严厉处罚。实行举报重奖制度,县政府按案件罚没款的50%奖励举报人,案件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奖励举报人5—10万元。严查质量安全案件。严厉打击各种经营违禁农药和无证无照违法经营行为,包括严厉打击购买贩卖非招标、禁限用农资行为。

三、加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

处理好茶叶质量工作的“疏堵”关系,注重技术推广与服务保障工作,促进茶叶科研与技术推广的紧密结合。

1.强化人员素质提升

以宣传培训为载体,引导茶农增强质量意识,把政府的意图变为茶农的自觉行动。每年持续开展“茶业万人培训工程”、茶商培训、“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阳光工程培训等活动400多期2万多人次。茶叶乡土教材进入中小学课堂,乌龙茶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专题片在福建电视台公共频道、综合频道多次播出。

2.加强病虫害预测预报

在全县设立10个茶叶病虫害测报点,加快农业信息化“五有”标准项目建设,并通过视频平台、县“12316”农业热线、农业信息网和农资监管与物流追踪平台销售凭证,及时发布病虫害防治信息。

3.推广绿色植保技术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推广太阳能杀虫灯、频振式杀虫灯、信息素有色粘虫板、捕食螨和植物源、矿物源农药,引导茶农综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技术,控制茶树病虫害。

4.建立茶树病虫专业化防治队伍

以政府扶持,群众自愿,市场运作为原则,以企业基地和茶叶合作社成员为统防统治的服务对象,指定专人负责茶树病虫调查,统一物资的采购,统一领用,统一培训,统一指导,统一防治,实施茶树病虫害的专业化统防统治。

5.加强质量抽检

积极争取资金,先后投资5000多万元,建设设立在安溪境内的的两个国家级茶叶检验检测实验室——国家茶叶质量(安溪)监督检验中心、国家级茶叶检测重点实验室,为安溪县茶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每年承担的安溪县出口茶叶及农残普查监测任务达2000多个茶叶样品。同时,安溪县坚持龙头企业自律、政府部门监管的工作思路,分别在县、乡镇、企业三个层面,建设和形成了等级分明的茶叶快速检测网络。

6.茶叶基地推广“GAP”管理模式

先后帮促4家出口企业运用CAP管理体系,推动茶园管理规范化和标准化。其中八马茶业有限公司的芦田基地、安溪茶厂的祥华基地、风山基地均已通过CAP认证。

四、加强质量追溯体系建设

学习借鉴法国葡萄酒庄园生产经营模式,在构建从茶园到茶杯的质量全程保障体系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从落实茶企、合作社等生产主体为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人手,促使追溯体系建设由政府驱动为主向企业、专业合作组织驱动为主转变,抓住种植、流通、市场等重点环节的管理,努力推动安溪县茶业从局域性追溯、环节性追溯走向全程追溯、全面追溯。

1.种植环节建立联作制管理

在出口备案茶叶基地,率先推行联作制管理模式,实施“六个统一”管理。即通过在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与茶农之间,增设“组”(由10户左右的茶农自愿组合形成的联作小组)这一层级,以“组”为单位与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签订合作协议,实施茶园统一农事管理、统一农资供应、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技术培训、统一质量监测、统一品牌销售,一人违规,牵动全组,较好解决了茶叶的原始质量责任承担者缺失问题。目前,全县成立茶叶合作社530家,涵盖24个乡镇、26000多户茶农、80000多亩茶园,总产量8800多吨,总产值12亿元以上。

2.流通环节推行实名交易

利用物联网技术,在中国茶都(安溪)全国茶叶批发市场,推行市场准入和实名制交易制度,入市茶农人手一张卡,凭卡交易,确保茶叶的源头可以追溯。

3.产业链实现可追溯

积极推行“四项制度”,即在种植环节建立农事管理记录制度,在加工环节建立进货、加工台账制度,在销售环节建立规范标识制度,在监管环节建立信息管理制度。安溪县推广应用条形码企业达463家。八马茶业乌龙茶质量可追溯项目通过农业部验收。安溪铁观音集团编制企业溯源管理手册,与中检集团、厦门大学合作开发建设电子化身份追溯管理系统。举源茶叶专业合作社实行茶叶包装条码管理,生产有身份证的茶叶。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互联网,如果文章中所涉及的图片或者文字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确认后第一时间进行删除!

四大举措确保安溪茶叶质量安全

最新百科

2021-08-03 193
2021-07-27 146
2021-07-27 182
2021-07-27 182